常规多层板

中低速数字电路(如工控主板、电源模块)
模拟信号处理(如音频放大器)
通用消费电子(如家电控制板、路由器)

分类:

1. 基本结构与典型应用
层数范围
通常为 4~12层(更高层数可达20层以上),通过层压工艺实现绝缘层与导电层的交替堆叠。
示例:6层板常用结构为 Signal-GND-Power-Signal-GND-Signal。
典型应用场景
中低速数字电路(如工控主板、电源模块);
模拟信号处理(如音频放大器);
通用消费电子(如家电控制板、路由器)。

2. 材料特性要求
基材选择
FR-4环氧树脂玻璃布:主流材料,成本低,适用于大多数场景(Tg=130~140℃)。
高频场景:可选低损耗材料(如Isola 370HR,Dk=4.0,Df=0.02@1GHz)。
铜箔厚度
外层通常为 1oz(35μm),内层为 0.5~1oz,高电流路径可局部加厚至2oz。
3. 设计规范与工艺要求
线路设计
线宽/间距:常规设计为 5~8mil(125~200μm),高精度需求可缩至3mil(75μm)。
阻抗控制:需通过叠层设计实现±10%公差(如50Ω单端、100Ω差分)。
钻孔与孔金属化
机械钻孔:孔径≥0.3mm(12mil),深径比≤10:1(如0.3mm孔径对应3mm板厚)。
电镀铜厚:孔壁铜厚≥20μm,确保机械强度和导电性。
层间对准:层间偏移≤50μm(需通过光学定位系统校准)。
4. 关键工艺步骤
层压工艺
预浸料(Prepreg)与铜箔交替堆叠,高温高压固化(180~200℃)。
需控制压合后的厚度公差(±10%)。
表面处理
喷锡(HASL):成本低,但平整度差,适用于大间距元件。
沉金(ENIG):平整度高,适合BGA/SMD焊接,但需防“黑盘”问题。
OSP(有机保护膜):适用于短存储周期的低成本方案。
5. 可靠性测试标准
热可靠性
热循环测试(-40℃~125℃,500次循环后无分层)。
耐焊接热测试(260℃,10秒,3次无起泡)。
机械可靠性
剥离强度测试(≥1.0N/mm,IPC-TM-650 2.4.8)。
振动测试(如20G RMS,3轴,每轴2小时无故障)。

评价

目前还没有评价

成为第一个“Conventional multilayer boards” 的评价者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